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工作计划
上学期,教科室认真贯彻落实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较为顺利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本学期,教科室将继续开展实施好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具体计划如下:
一、订好一份科研计划
教科室将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基本原则,结合太仓市教育局、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科研部门及学校学期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当前的教师队伍、科研水平、课题研究等情况拟定好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严格按照科研计划继续扎实开展好课题研究与课堂研究,充分发挥好课题(尤其是省市级课题)的统领作用,以课堂为主阵地,以课题为依托,引领教师发展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二、参与一个课题
我校将做好一个江苏省级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一个太仓市级课《小学高年段名著阅读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组织好课题主持人开展每月课题研讨活动,制定课题阶段研究计划,合理分工研究人员,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强化课题管理,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每次课题活动都有智慧火花的碰撞,确保每次课题活动都有实效。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各级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教科研文化建设。重视推进课题研究成果的孵化和积累,促进其转化为教育教学的现实生产力。
三、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
作为太仓市首批阅读实验学校,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倡教师利用空余时间主动阅读有益的书籍,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逐步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教科室重点向全体教师推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一书,教师们利用假期时间深入阅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读书心得。另外,教科室将结合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电子刊物《燃荻》,认真阅读并组织教师分年级组交流阅读感受。
四、做好一次科研讲座
我校目前有18名三年内的新教师,27名3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团队建设成为我校工作重点,他们也正是学校的新希望,需要加强教科研培养。本学期初定对新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案例撰写方面的讲座,让新教师们由点滴做起,平时教学过程中,做一个有心之人,学会积累教育教学案例,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充分的准备。此外,本人将继续组织好优秀教师论文发布会,为教师提供论文交流的平台。
五、开展一次活动
本学期计划结合省级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融通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多学科培养为培养模式,以新时代育人需求为导向而实现的学生综合能力素养的高效提升。在研究中,充分把握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核心要义,并以此为导向来建构完善的新时代劳动育人校本课程目标体系、深入新时代劳动育人校本课程内容开发,优化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构建,提高劳动育人水平。计划开展“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的系列劳动教育的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六、带好一个学术团队
本学期,教科室将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阶段,了解每位教师具体的发展需求,为老师们提供适时的服务与支持,并给予更多锻炼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重点带领好学校青年教师团队,依托对学科课题的研究,不断反思教学、不断总结提升,不断开拓创新。
七、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
本学期,教科室继续组织开展好“教师优秀教学论文发布会”,推广优秀论文写作经验,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类论文和科研成果评比活动,将优秀论文积极向省市级杂志《江苏教育研究》《英语画刊》《小学生作文辅导》《新课程》《太仓教育》等投稿。
“七个一”月活动计划表
序号 |
学校 |
主任姓名 |
订好一份科研计划 |
开展一次科教融合活动 |
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 |
做好一次科研讲座 |
参与一个课题研究 |
带好一个学术团队 |
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 |
33 |
双凤小学 |
潘焱 |
1.重大活动:以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为抓手,设计并实践双凤小学校本化课程。 |
1.时间:4月 |
1.书名:《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
1.时间:2月 |
1.课题类型、级别、名称:省“十四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
1.团队名称:雏凤清声青年教师团队 |
1.成果名称:《优秀读后感集》《学科论文集》 |
2.亮点工作:(1)以省规划课题为抓手,开展校级评优课活动;(2)借助期刊《燃荻》、校级自编情报与《优秀读后感》,进一步提升教师理论水平 |
2.主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
2.阅读成果:全校共收到58篇读后感 |
2.讲座题目:《问启——探究国话课堂深度学习之旅》 |
2.主持或核心参与:核心参与 |
2.团队人数:20 |
2.成果形式:读后感、论文 |
|
3.学科:美术 |
3.辐射推广:评出50%优秀读后感,编辑成册,供全校教师学习 |
3.地点:未来教室 |
3.承担研究任务:(1)协助主持人主持每月课题活动;(2)参与课题研究课、整理课堂观察记录、课例报告等课题研究材料 |
3.团队主要工作:(1)聚焦“十四五”省级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学习与了解劳动+学科融通课程案例并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应用。(2)进一步加强教研、科研的整合,不断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
3.成果推广级别:省、市 |
|
4.课堂教学:集体观课、评课议课 |
|
4.对象、范围:全体教师 |
|
|
|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教科室
潘焱
2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