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中培育科学核心素养》读后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吴伟康
在阅读了杭州市教育学会小学科学专业委员会邵锋星老师的文章《在思维与实践深度融合中培育科学核心素养》后,我深刻感受到了科学教育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重要转变和深远意义。文章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思维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有效培育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这为我今后的科学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方向。
首先,文章强调了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科学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主动探究和实践来掌握科学知识和方法。这让我认识到,科学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更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体验。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科学的观念和方法。
其次,文章提供了多种思维工具来撬动儿童的组织和利用经验。个人科学记录与班级记录单、科学词汇、组织和呈现数据的图表以及儿童“思想实验”等工具,都为学生提供了清晰、有序、直观的思考方式。这些工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录和整理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元认知策略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自我计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在科学学习中保持持续的动力和兴趣,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和自我调节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文章提出了打破课堂边界、实现探究实践素养整体提升的观点。科学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而应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通过设计拓展性活动和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知识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之,邵锋星老师的文章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在新课标背景下的重要性和挑战。通过思维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尝试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和策略,努力提升学生的素养和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