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万克冉

作者: 时间:2024-03-15 点击数: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万克冉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具备学习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习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习。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习的价值,有学习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习中的挑战。学习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习材料,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习,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习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评。而是学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习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习有效的学习。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逆向设计三阶段:

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习目标)

 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

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即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习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习。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习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习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