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

作者: 时间:2024-06-29 点击数:

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工作总结

——2023-2024学年第学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教科室 潘焱

一学期即将结束,双凤中心小学教科室以太仓市教科研工作会议及科研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科室主任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即每学期订好一份计划、参与一个课题、开展一次活动、读好一本书、做好一次讲座、带好一个团队、推荐一批成果。同时,继续坚持我校“办有情怀的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力求在开展好各项活动的同时,努力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及教学质量,现将本学期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制定好一份教科研工作计划

教科室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基本原则,以太仓市科研工作计划和学校工作计划为统领,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基本原则,结合学校的发展理念。本学期联合教务部门共同推进课程改革,更积极、更有序、更扎实、更高效地开展校本教科研训一体化工作,立足“课”(课程、课堂、课题)的研究,强化“引领精准、研究扎实、指导到位、服务全面”的教科研工作理念,扎根教育现场,努力实践科研与研训双融驱动,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品质与特色。2月制定《2024-2024学年第二学期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制定好教科室主任个人的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计划,期初一并上交教师发展中心科研处。

二、开展一次科教融合活动。

本学期于2024年5月27日,承办了太仓市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科教融合活动,活动主题为“指向新时代以劳育人的学科融通的策略研究”。活动前,与会老师一起进行了理论学习,共同解读了《“1+N”全学科融合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多学科渗透:中小学劳动教育新形态》,对“劳动育人教学理念”有了一定认识。继而进行了观察量表的解读与观察人员的分工,要求课题组成员按劳动能力的进阶与劳动与学科的融通两个指标进行分组观察,课题组成员分工,分别对教师、学生进行观察,提出自己的思考。万克冉老师执教了课题课《对称剪纸》。万老师基于课题及学科融通理论,反复斟酌教学内容,多次修改课堂观察表,力求课堂观察可以支持课题研究的推进。

本课着重于劳动与多学科融通的理念,借助学科融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实现跨学科的教育目标。学生在剪纸的实践过程中,激发研究学科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把操作经验转化为思维经验。学生能根据自己总结的规律,将其应用于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劳动能力,以实践促成长,在跨学科实践中实现“以劳育人”。紧接着,与会教师开展了议课活动。全组老师基于课堂观察量表,从“工具能力的提升”、“设计能力的发展”、“创造性劳动动力的进阶”、“劳动与学科知识的链接”、“运用劳动与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劳动学科本身的融通”6个方面开展了不同维度的课堂观察,陈刚副校长与王永老师进行了汇总与观课汇报。最后由发展中心教研员黄志杰老师于教研处的倪夙敏老师进行活动点评与总结。

科教融合活动既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成长,本次活动落实“教科研训一体”理念,从学生视角深入课题研究,引发了老师们对劳动教育课程更深层次的思考。双凤小学将在教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以课题带动教学,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书籍

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理论学习,提倡教师利用空余时间主动阅读有益的书籍,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本学期我们围绕《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作者是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格兰特·威金斯是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真实性教育”的负责人。什么是理解?它和知道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理解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我们如何知道学生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当前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才能建设一套严谨的、有吸引力的课程体系,关注理解,注重学生的能力提升?本书以优化的UbD模板为核心,借助各学科领域大量的实践策略、工具和案例,解释了逆向设计的基本原理;对一些关键概念作了清晰透彻的阐释,比如大概念和基本问题;并关注理解六侧面如何丰富学生的学习。本书为教师设计者建设课程体系提供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习体验。将寒假撰写的读书心得进行教研组内研讨。另外,教科室将结合教师发展中心下发的电子刊物《燃荻》,认真阅读并组织教师交流感受。

四、做好一次科研讲座

为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方面工作的改革创新,2月22日下午进行了校级学科论文交流活动。活动中潘焱老师进行题为新时代以劳育人理念下小学美术与劳动课程的融通实践》的讲座。带领大家了解省“十四五”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并通过自己的实践给总结经验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尝试融通美术与劳动两门学科。

五、参与一个课题研究。

作为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的核心成员,期初认真学习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认真参加每月活动。作为教科室主任做好课题网络的规范管理,不断优化相关栏目的建设与创新,规范上传每月的研究活动,统一使用研究活动记录表。另外,通过学习科研处倪夙敏老师下发的课题指导视频,注意课题记录表上传内容的研究性、规范性、相关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同时体现方法的科学性,达到质、量兼备。

六、带好一个学术团队

我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团队建设,他们也正是学校的新希望,需要加强教科研培养。本学期,教科室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阶段,了解每位教师具体的发展需求,为老师们提供适时的服务与支持,并给予更多锻炼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本学期主要围绕江苏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开展课程教材与方案的设计。每月均按照期初制定的课题学期工作计划表开展活动,每次活动主题明确,活动规范有序,课题活动记录表内容详实、新闻简明扼要、每月填写课题月检月报表。本学期共开展5次活动。此外,做好学校课题组和青年教师共同体开展好各项活动,组内多名教师获得太仓市评优课、基本功竞赛中获奖,另有多名教师获其他奖项。论文写作方面我们还需继续加强,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讨并撰写论文。

七、推荐或提炼一批研究成果

作为教科室主任,虽经验不足,但勤于思索、笔耕不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本学期,有1篇论文在《太仓教育》发表。本学期,教科室继续开展好“教师优秀教学论文发布会”活动,向全体教师明确优秀论文写作方法,并将优秀论文积极向省市级杂志《小学教学参考》《江苏教育研究》《英语画刊》《小学生作文辅导》《新课程》《太仓教育》等投稿,并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一学期来,学校老师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自身教育教学经验,撰写论文,参加了“行知杯”“师陶杯”“教育学会“苏州市基础教育研究”等论文比赛,共计参加20多人次。同时,积极向省市级杂志《语文课内外》、《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数学大世界》、《小学科学》、《苏州教育研究》、《文存阅刊》、《双语教育研究》、《太仓教育》等投稿,并组织开展各级各类论文评比活动,为教师提供发表文章的舞台。本学期我校教师论文发表8篇,获奖2篇。此外,学校教科室认真做好学校教科研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学校网站及时发布科研动态、科研成果和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信息。

本学期,本人科教融合“七个一”工程基本顺利完成,但是本人教育科研方面的专业素养还需提升,以便更好地指导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0246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