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网络管理与评价细则

作者: 时间:2024-01-05 点击数:

课题研究网络管理与评价细则

  一、课题研究网络管理评价标准及操作要点

课题研究网络资料类别

满分

上传材料说明

评分说明

管理职能与评价操作

学校教科室

县市区科研部门

市规划办市教科院

基础资料

20

研究方案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经组内论证确定的研究方案,主要包括研究设计、阶段规划、成果预设等内容。

  在课题研究最初3个月内进行评分,总分20分。

  协助课题组开展课题设计论证活动,根据论证意见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以课题立项证书所标时间为准,在课题立项3个月截止时期,针对特定管理批次课题,按要求组织区域集中审核, 汇总结果并上报大市科研管理部门。

  抽查特定管理批次课题的基础资料,及时反馈管理意见和建议;

  结合大市和各县市区评价情况,对特定管理批次的课题基础资料进行量化评价,计入最终得分。

学习资料

10

  课题立项3个月之内,要求在校园网上传学习资料目录及重要的理论、实践学习内容。学习资料与研究主题相关。

  督促课题组有效搜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组织科研学习或培训。

活动资料

50

研讨活动

40

  要求每月组织课题组研讨活动,并每月在校园网上传研讨主题、发言记录、研究课教案及专题评析、教学展示范围及听课人员情况、学术沙龙纪要、活动照片等活动资料。

  每月有活动,最高4分;

  每年最高40分。

  根据研究进展情况,督促课题组每月确定具体主题,开展有效研讨;

  除7月和8月外,要求全年开展不少于10次的月研讨。

  即时掌握区域内课题活动状态,进行量化评价,特别关注活动有成效的课题及处于停滞状态的课题;

  与大市科研管理部门与课题组保持即时沟通。

  每月检查上一个月的课题活动情况,对每一个课题进行量化评价;

  根据课题实际研究时长计算年平均分,计入最终得分。

学期汇报

10

  要求每学期进行学期总结,每学期在校园网上传学期汇报材料,主要包括学期研究工作总结、学期研究成果综述、下阶段计划等内容。

  每学期有汇报,最高5分;

  每年最高10分;

  学期末组织校际的网络化交互检查。

  每学期期末,针对本学期课题研究主题突破和工作状态,组织课题组自查和同校多个课题的互查活动。

  学期末,组织课题研究学期汇报的区域集中审核,汇总结果并上报大市科研管理部门;

  通过网络,以课题研究的主题突破、工作状态和资料上传情况为关注点,组织校际的交互检查、交流学习;

  发现、培养并推荐典型科研成果。

  结合大市和各县市区评价情况,对每个课题进行量化评价;

  以抽查、走访等形式,审核典型科研成果,做好成果发布和宣传工作;

  根据课题实际研究时长计算年平均分,计入最终得分。

成果资料

30

研究成果

不定

  要求动态地即时发布研究成果,在校园网上传科研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及评析、教育教学经验总结等。

  要求研究成果与研究主题相关。

  根据每篇研究成果的质量、与主题的相关度进行0-3分的分级量化评定,累计评分,得分不封顶。

  督促课题组即时提炼阶段成果,做好投稿协助工作。

  即时查阅课题研究成果资料,主动发现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即时查阅课题研究成果资料,主动发现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

  授理结题申请后,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集中进行量化评价,计入最终得分。

成果鉴定

20

  要求在申请网上结题鉴定的同时,在校园网上传成果鉴定基本资料,主要包括:

  1.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主持人及至多6名核心成员);

  2.成果简报(相关理性认识、主要实践经验、突出教育教学实效);

  3.研究报告;

  4.成果材料目录;

  5.论文发表材料(要求刊物与课题同级,立项课题至少1篇,重点课题至少2篇;要求上传论文文字稿及发表刊物封面、目录、正文、封底或获奖证书图片);

  6.2010版成果鉴定书。

  市教科院在授理结题申请同时进行核查,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最高20分。

  协助课题组按要求做好成果鉴定资料工作,审核鉴定资料并上报上级科研管理部门。

  指导撰写成果简报,并集中发布研究成果,开展相关学习和交流活动;

  将课题鉴定的结论性意见和相关材料上报大市科研管理部门,等待最终批复。

  授理结题申请,网络审核成果鉴定资料并进行量化评价,计入最终得分;

  汇总形成该课题的网络评价总成绩,换算成相应等第,为科研成果评奖做好基础工作;

  结合总体评价情况,参考县市区意见,反馈最终结题意见和相应材料。省级课题进一步上报材料和鉴定意见。

  二、课题研究工作等第评定标准

研究工作等第

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网络资料成绩

90分及以上

75-89分

60-74分

60分以下

  三、操作具体说明

  1.课题研究资料上传时间以网络显示的发布时间为准。

  2.对于在一个学期内没有按规定开展活动及发布资料的课题,作撤项处理,并予以网上公示。撤项课题主持人不得申报新的课题。

  3.在课题立项3个月内,完成对各项课题网络发布基础资料的评分工作,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最终得分。

  4.每月对活动资料中的“研讨活动”材料进行分数评定,每学期末组织校际的网络化交互检查和学习,评定“学期汇报”分数。课题结题时,根据课题实际研究时长计算活动资料年平均分值计入课题最终得分,研讨活动成绩按照1年10个月计算年平均分值,学期汇报成绩按照1年2个学期计算年平均分值。

  5. 以累计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数评定。对每篇研究成果根据成果质量、与主题的相关度等进行分级评分(0分、1分、2分、3分),得分不封顶,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最终得分。

  6.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核查成果鉴定资料,评定分值,直接计入课题最终得分。成果鉴定资料不全则不予鉴定。

  7.授理课题结题申请时,根据基础资料、活动资料、成果资料的总成绩,评定课题研究工作相应等第。“不合格”的课题不予结题。

  8.课题研究工作获得“良好”及以上等第的课题有资格参加相关科研成果评奖。

  9.在课题研究网络管理的过程中,各级课题管理部门要主动发现并跟踪了解课题研究典型,即时撰写成果简报,组织示范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活动,推广经验成果。

  10.市教科院要做好示范性课题的链接工作,使其进入“苏州市网上教师学校”网站公开展示,宣传表彰。

  11.市教科院负责网上公示年度结题课题名录及课题撤项情况。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