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搜集——抓住问题,以守反攻,寻根溯源,提升质量(程一)

作者: 时间:2024-01-05 点击数:

抓住问题,以守反攻,寻根溯源,提升质量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逆向设计的几点思考

逆向教学设计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格兰特.威金斯( Grant Wiggins )和杰伊·麦克泰( Jay McTighe )在《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2005)中提出的一种不同以往的教学设计或备课模式。“To begin with the end”。逆向教学设计是先设计预期的学习(教学)目标,接着设计评估方法,最后设计达到预期学习结果的具体教学活动的安排过程。

逆向教学设计强调以清晰的学习目标为起点,教学评估和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目标,促进目标的实现。它是一种教学设计思维方式,是教师在教学的准备阶段使用的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传统的顺向思维相反。

1. 抓住问题,以守反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语法规则而轻语用,缺少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缺少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学生的问题则因学情不同而情况各异:有的单词记不住,有的语言听不懂,有的不敢开口,有的对学习根本不感兴趣。课堂是师生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是课程、学习、教学评价等活动相互融合的综合体。课堂的核心就是教师的教是否有效体现在学生的学上。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与“学”在时间序列上不存在先后、优劣之分。因此,英语课堂教学逆向设计,成为教师突破原有教学设计瓶颈的关键:确定明确的目标(预期的效果),设计合适的评估标准,进行教学设计。有了这种目标导向,学生就会在知道自己学习任务的同时,努力向着既定目标奋进,有意识地监控和调整自己的学习,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从而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主动学习和反思的能力。

2. 寻根溯源,对症下药

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们走了很多的弯路,就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好的学习策略的支撑,再努力,也会收获甚微。作为教师的我们难道不该反思一下自己教学中的困惑是源自于哪里吗?Output pushes input.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里面的深意还需我们慢慢挖掘和体会。学生要学到哪些知识、学生如何掌握那些知识、学生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那些知识;对应的就应该是教师要教授哪些知识、教师如何教授那些知识、教师怎么判断自己确实让学生掌握了那些知识。这样的两条线将教与学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我们不难发现,教和学的两条主线最后都集中到了“收获”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套科学的教与学的评价体系,针对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3. 精心设计,提升质量

教学设计整体是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那么教学目标的导教和导学功能在教学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目标的创设不仅可以将知识结构化,还可以通过观察和检测这些目标帮助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语言能力目标可以提升英语学科基础;文化意识目标可以引导学生价值取向;学习能力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塑造心智。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条件化”“细节化”“生动化”设计会让学生更为清楚、准确、明了地了解教师设计的初衷,更愉悦地融入教师用心设计的教学“氛围”中,达到“教”与“学”的融合,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当我们探知到教育的本源时,我们需要慢慢走,细细品,终有一天它会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将更多前瞻教育理念运用到英语教学之中,当我们的学生们真正拥有了“知识+技能+修养”,拥有了“立地的本领,顶天的能力”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快乐地享受教育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温暖。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