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荻》第73期读书心得——顾建平

作者: 时间:2024-01-09 点击数:

“双减”下的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有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顾建平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一个好的作业设计,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技巧,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对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明确目标,以生为本.

作业设计的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即通过完成作业,学生能够掌握哪些知识点,提高哪些能力。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例如,在教授"加减法"这一-单元时, 我设计的作业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设计的作业形式多样,既有基础的加减法练习,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二、注重层次,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理解力都有所不同。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例如,在"图形认识"这一单元中, 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作业: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基础题主要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题则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拓展题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又能够激发优秀学生的潜能。

三、创新形式,激发兴趣

传统的作业形式往往以书面练习为主,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我们要创新形式,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在"乘法口诀"这一单元中,我设计了"乘法口诀接龙"的游戏作业。学生需要与家人或同学一起玩接龙游戏,通过回答乘法口诀来考验他们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点。

四、反馈评价,及时调整

作业设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反馈和调整。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们还要对作业设计本身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时、分、秒"这一单元中,我发现学生在完成关于时间单位的转换作业时存在困难。于是,我及时调整了作业设计策略,增加了更多关于时间单位转换的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通过这样的调整,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转换的知识点。

总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作业设计需要我们以生为本、注重层次、创新形式并及时调整反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数学素养。在未来的教学I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和实践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