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终为始,逆向教学设计
——学习《燃荻》74期校本研修活动
2023年12月22号上午,双凤中心小学开展学习《燃荻》74期校本研修活动,主题:逆向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关注的问题进行主题设计,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置身于真实情境中,参与关键活动、讨论学时问题,解读基本问题、形成预期理解、达成单元大观念。
实施逆向教学设计要先明确预期结果,再确定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设计的前面,使评价嵌入教学过程,成为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这就使得“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教学与评价之间形成了螺旋上升环,不断促进着目标的达成。它的严谨性、指向性非常明确,改变了过去教学设计中目标薄弱的状况,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首先我们上一节课,通常要传授给学生的内容比我们在有限时间内能够讲授的内容要多很多。所以我们必须做出优化的设计选择。但有一个前提是,我们要对设计效果做出一个全面的预估。因此,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和内容。
教师在设计特定的单元和课程前,要先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我们只有明确预期结果和评估证据,搞清楚它们意味着什么之后,才能真正地做好教学计划的细节(例如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一个清晰的目标,能够帮助我们在设计时有所聚焦,并能指导有目的性行为朝预期结果发展。我们在决定教什么和如何教之前,必须思考:如何开展评估。
传统的教学设计多是教学生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能更多地掌握学科知识。很多人认为这些对教学的定义是不够全面的。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采用逆向教学设计,逆向教学设计是一种面向目标的教学设计 ,即从学生的学习目标出发 ,而不是从教材出发。
逆向设计的逻辑适用于我们课堂中的任何教学目标。有了这样的思维历程,就能让设计发挥实际的应用作用。我认为逆向设计模板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呈现单元设计的简洁方法。其功能是指导设计过程。传统的教学设计以学科为中心,强调对学科知识的掌握重学科专门化和单向传授教学,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掌握决策权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已具备答案。
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习的自主,重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重学科知识多样化及均衡。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分享决策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解决可能出现多种答案的问题。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通过本次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在今后的教学研讨中携手并肩,相互促进。教书育人,且行且思,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