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的命题设计 读后感
肖川博士曾说:“作业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它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表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使教学的影响延续到全部的生活中.“作为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重要一环,作业应是有效的,不应仅仅是记忆、模仿、背诵,有效的作业应是既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能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
素养导向下的命题设计是一种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作业与命题设计方法,它强调作业和命题应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这种设计方法旨在通过作业和命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创新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设计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一致性:作业要求与作业目标应保持一致,确保作业内容与学科课程标准紧密相关,细化到每一单元、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
2.核心素养:作业和命题设计应基于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比知识和技能更宽泛的概念,包括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3.难度与思维量:作业应有一定的难度,并具有适当的思维量,以激发学生的主动认知和参与,避免机械、刻板的思维模式。
4.学生发展区: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现有能力与潜在能力之间的差距,设计能促进学生发展的作业和命题。
5.创新与趣味性:作业和命题应具有趣味性和创新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基础巩固: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作业和命题设计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基础类作业和命题的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信心和兴趣。
7.多元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命题表现时,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结果的对错。
通过实施素养导向的作业与命题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