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优化》读后感——孙帆
“单元”是素养目标达成的单位,是围绕大概念组织的学习内容、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等的集合,大概念教学就是以单元为单位来实施的。在单元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目标设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以及目前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四维目标都是以素养为导向的。书中提到大概念目标,设计可以分为“找到提取路径”、“绘制概念地图” 和“撰写单元目标”这三个步骤,它们可以有多种组合。要进行大概念目标设计,首先要对大概念进行提取,可以通过八条提取路径初步找到大概念,分别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四种方式。其中比较便捷的是从教材分析中提取大概念,首先单元导读中就有不少线索,比如六年级科学《小小工程师》单元单元导读为“什么是工程?大到“中国天眼”、“神舟”飞船,小到体育场馆、普通民房的建造都属于工程。工程是为了满足我们的需要 设计和使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一项工程需要经历怎样的过程呢?在这个单元,我们将作为一名小小工程师,一起来建造一座塔台,了解工程建设的特点,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从这里可以知道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塔台的建造过程,能够动手制作一个塔台模型,由此可以提炼出“人类工程的建造过程”这一大概念。同时,书中也提到,单元小结或者内容中也可以提取大概念。从教材分析中提取大概念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提取路径,但无论是从何种路径对大概念进行提取,都需要我们深入观察生活、学习中的事物,在统领概括、提炼中找寻大概念,从而指导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设立能够反映专家思维的大概念教学目标,因为没有大概念的素养目标是空洞的,只有理解了大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同时也在提醒着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要结合教材实际情况,立足于教材这一重要教学资源,用好教材,通过教材导向来制定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素养提升的大概念教学目标。
同时,在书中还提到目标设定是存在误区的,可能会出现过高、过低或偏离的现象。在过高的目标设定一块作者举了一个科学课上小组合作的例子,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目标也经常出现在我的教学目标中,在分小组实验过程中其实这个目标是很难完成的,学生通常只会各自做各自的任务,之间并不会产生合作。读完本小节后才意识到这是错误的,合作其实是是一种素养,不同环节的合作比如设计、制作,都对应着不同的大概念,这就是过高的一个目标设定,我们应该将其细化,完成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全部以合作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