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邱梦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可以帮助老师避免走进聚焦活动和聚焦灌输的教学现状。书中指出活动导向的设计不当之处在于只动手不动脑,就算学生真的有所领悟和收获,也是伴随着有趣的体验偶然发生的。而学生根据教材逐页进行学习,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所有的事实材料的这种灌输式学习,像走马观花式的欧洲旅游,是没有总括性目标来引导的。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向设计呢?作者认为它是一种"以终为始”的设计,是从学习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逆向设计" ,作者还研发了逆向设计的模板, 配备了一套设计标准, 开发和完善了一组设计工具,为有志于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提供了从提示、向导、概念模板一直到案例的丰富的学习支架。
本书作者还将"理解”作为教学设计的目标和宗旨。"究竟什么是理解?为什么要为理解而教?如何才能为理解而教?"。作者认为“理解具有可迁移性”。没有理解就不能获得任何知识的迁移,更不能对新体验产生更好的理解。理解使我们既有创造力又能成功。理解就是透过具体知识的表象而对知识形成和应用的内在原理的探究和把握。在纷繁复杂的知识背后存在一个一致相通的原理,把握住了原理,就能达到"理解具有可迁移性”的目标。
教学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难就难在教材所呈现给师生的学习内容,其背后有许多“弦外之音”,需要师生借助综合性的思考来加以理解。教师自己如果对此没有深入的研究、洞察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想把教学工作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教育工作者要想成功,必须始终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理解他们在学生上的纠结与困难。
追求理解的课程设计必须帮助学生们意识到他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接受“灌输” 的内容,还要主动"揭示”隐藏在事实背后的内容,并思考它们的意义。知识不能通过教师传授获得,它只能通过巧妙设计和有效指导由学习者自我构建而来。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浅薄理解, 这本书内容宽泛、针对性强, 我还要仔细阅读。将这些理论用于我的教学实践, 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