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张菊芳

作者: 时间:2024-04-01 点击数: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张菊芳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旨在避免学校教学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聚焦活动的教学没有明确学习体验如何帮助学习者达到学习目标,而聚焦灌输的教学缺少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缺乏确保学习效果的设计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 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 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 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 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 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平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