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期汇报表 ( 2022—2023 年学年度第一学期)

作者: 时间:2024-01-10 点击数: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期汇报表

20222023 年学年度第学期)

课题名称

融通式品格培养新时代劳动育人校本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

D/2021/02/766

承担单位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

立项时间

2022.1.27

沈志豪  陈刚

联系电话

15962287117

E-mail

20612669@qq.com

课题资料变更情况

(如无则不填;如需变更,附交“课题管理信息更改申请表”一式两份)

课题名称

变更为

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完成时间

延期至


主持人

变更为


研究成员

增删情况


一、本学期研究工作进展情况

本学期活动一览:

1.高屋建瓴明方向,明确分工有计划 ——双凤中心小学“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省级课题9月份活动全体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 沈志豪  陈刚

主要解决问题:(1)将课题分成“以劳育人的现状调查和时代内涵研究 ”、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学科融通的内容体系构建研究”、“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学段融通的方法体系构建研究”、“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融通的资源体系构建研究”,4个子课题进行研究,明确分工。(2)指定计划,探讨新时代以劳育人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新时代以劳育人课程落实到课堂之中,纵向贯通全年级、横向融合多学科,为劳动育人提供提升价值。

2.专家把脉建构,制定实施方案——双凤中心小学“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省级课题10月份活动(全体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 沈志豪  陈刚  嘉宾:苏州市平江中学副校长徐燕萍 原苏州市教科院

主要解决问题:(1)探索适合学校校情,可操作的课题实施方案。(2)厘清“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资源体系”研究重点,构建课题研究行动框架。

3.“一株水稻的文化传承 ,一粒米的时空之旅” ——双凤中心小学“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省级课题11月份活动(全体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 沈志豪  陈刚  

主要解决问题:(1)鉴于“家校社融通”资源体系,开展专题化研究,探索村校合作共建,以劳动基地实践、综合课堂实践、兴趣小组活动为主渠道,开展新时代福地娃劳动教育场景式育人活动

4.“学科融通,以劳育人” ——双凤中心小学“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省级课题12月份活动(全体课题组成员 主持人: 沈志豪  陈刚  

主要解决问题:(1)鉴于“学科融通”,打造跨学科典型课例。尝试将劳动与美术学科融合起来,将美术专业知识与劳动技能同步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传承劳动之行,塑造劳动之德。


二、本学期课题研究主要成果(可另附纸)

一、通过本次课题研讨活动构建了课题研究行动框架:


通过研究,厘清新时代以劳育人校本化研究的内涵、课程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资源体系的建构,形成纵向和横向融通的、校本化以劳育人课程体系。厘清更新时代以劳育人课程的教学实践路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新时代以劳育人课程落实到课堂之中,社会实践之中,纵向贯通全年级、横向融合多学科,为劳动育人提供提升价值。

二、论文获奖或发表


三、课题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

1.“以劳育人”校本化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践研究仍处在选点探索阶段,尚未结出营养价值高、有深度、操作性强和能在本校落地生根的路径、方法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来学校以劳育人的研究无论是从内涵解构、课程开发等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有了一点阶段成果,对于完善劳动与教育理论和指导学校融通教育实践以及后续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或启发价值。这些研究既有针对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和内涵认识的研究,也有针对开展劳动教育形式、内容和途径的探索,还有针对开展劳动教育的管理与评价机制的发掘。但是很多理论、方法和阶段经验既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实践体系,也没有形成可操作性强的指导规范,大多数理论方法暂时也无法在劳动教育具体工作中落地生根。学校以劳育人的研究,仍然存在覆盖面小、落实难、难落实、成效有待提高等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2.队伍不专,研究能力不强。截至目前,既没有学校劳动教育课题研究专业研究能力不强,也没有建立全学科的研究队伍,难以组织覆盖全员、全程、全方位优质、高效和持续的各级各类以劳育人活动。现有的辅导教师本身就由本学校教师兼任,专业知识狭隘,社会技能不足,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能力和意识不强,严重制约着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

3.家长支持力度不高,家校协同有待提高。学校劳动体验方式与实际生活分离,处于被淡化、被软化的尴尬境地,致使学生劳动意识薄弱,劳动习惯差、劳动技能欠缺;在劳动价值观上,大部分家长忽视孩子的劳动教育价值,包办代劳、以劳代罚、有酬劳动等,导致“重学轻劳”现象日趋严重,大大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以上问题,归根到底在于学校与家庭劳动教育的严重“脱节”,未达成理念上的共识和行动上的导向

改进措施:

一是要提高认识,将学校劳动教育研究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目标考核,形成权责明晰、奖惩分明、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全面铺开学校劳动教育研究,建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通过文明校园创建、垃圾分类和在学生中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活动,把学校卫生劳动、校外义务劳动、社会实践活动、毕业实习实践活动、家务劳动以及志愿服务活动等社会、学校与家庭劳动教育连接在一起,形成互通有无、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三是加快普及师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意义进行宣传教育和普及,能够站在对历史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劳动教育作为对学生人生成长和发展作为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四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对劳动教育的全面化、系统化、常态化的科学管理与评价机制,宜将此项工作与全体教师年度目标考核、绩效考核以及评先表优等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挂钩,纳入评价体系,着力打造“人人都关注劳动教育”,提高学校劳动教育研究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实效

五是要尽快建立一支优质高效的劳动教育研究队伍迅速提高学校劳动教育教育工作质量和效果;探索出一条有校本特色、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方法道路,形成劳动教育校本特色品牌。

六是形成家校协同机制,提高育人效果。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发展需要,打破以往的观念,认为家庭教育应遵从学校教育,重新定义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融合、结合、配合,家校双向沟通,共同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形成一条共赢策略,构建起“家庭劳动教育”的家校协作共同体,形成家校合作团队。分年级、分层次地设定“家庭劳动教育”目标,研制螺旋上升式的课程内容框架。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开发、设计家庭劳动教育的系列课程,形成家庭劳动教育分学段序列化活动方案。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活动主题

所要解决的问题

活动形式与内容

结合

研究方法

预期成果

2

文献综述再完善

查找相关资料文献

1.查阅相关文献

2.撰写文献综述

文献研究法

完成文献综述

3

整合与分类

劳动育人课程素材进行整合分类

1.哪些课程能够和劳动教育相结合

2.劳动课程分为哪几个类别

个案研究法

完成劳动课程整合与梳理

4

巧用劳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品格

探索如何通过在开展劳动课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品格

阅读书籍和文献

文献研究法

论文、文献综述

2-6

每月开展劳动课程与其他课程融合实践研究(信息、美术、语文、研学、体育)

了解教师现在对课堂上劳动资源的捕捉和运用情况

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案例研究法

教学案例和反思

7-8

理论研究、阶段小结

梳理各学科劳动教育资源开发、融合等情况,形成系列

学科劳动教育内容开发情况梳理。

经验总结法

方案

9-12

研究课

各学科与劳动课程资源融合课

1.课题组研讨主题

2.课题组磨课研讨

行动研究法

课例研究

9-12

劳动实践

家校社资源平台的构建,实践体验感悟。

年级分主题开展实践体验。

行动研究法

劳动心得

10

教案评比

各学科与劳动课程资源教案设计

全校教师参与比赛

行动研究法

教案集

12


专家把脉,课堂教学中劳动资源运用效果展示

检验课堂教学中劳动资源的利用的效果

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和研讨活动

案例研究法

教学案例和反思




课题研究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


   

太仓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意见





单位盖章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