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艳:1.虽然有些学科的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提出学科大概念是什么,却可以通过分析关注那些反复提及的重要知识与内容,从而理解隐含在字里行间的重要核心知识。2.追问学科教学价值概括大概念。虽然不少教师对大概念相对陌生,但实际上我们日常透过现象看本质,变零散为结构化,深度挖掘学科教学价值的教学设计与大概念思维异曲同工之妙,只是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我们只需略微转变,从盲目、无意识走向系统有意识的重视大概念在教
学中的应用。3. 从教学重难点考点中提取大概念。教学评一体化中要教、要学、要考的重难点内容往往就是大概念。学生要掌握的哪些内容最重要,为什么这些内容的是最重要的呢?这样的自我反思会使教师逐渐接近大概念。 万克冉:书中提到大概念是指能够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内事物和现象的学科知识核心,处于学科知识的中心。大概念源自对学科的深入理解,通过这门学科希望学生学到什么,在忘记了那些事实性的知识后还剩下什么? 顾建平:我认为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和思想,对于当今培养人的整体发展、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适用价值: 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促进教育的公平与质量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强化教师的专业素养5.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赵菊: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劳动教育因素,捕捉好劳动教育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教育。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把劳动教育渗透到情感教育中二、充分挖掘教材教参,从中发现劳动教育的素材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劳动教育渗透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杨颖:书中提到了教学设计的任务多样性和启发式问题的使用。教学设计应该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将知识组织起来,开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只有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分散式练习的重要性。分散式练习是指学生将练习分散在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通过分散式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记忆和应用能力。 岳静: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理解了大概念是什么?刘徽博士在书中提出:大概念的内涵主要体现为“反映专家思维,具有生活价值"。换言之,大概念标志着专家思维的形成,而以往我们所教的小概念常常只反映了专家式的结论;同时,大概念除了具有学科价值外,还更有现实的意义。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加减乘除的运算是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 -致性,其中“加法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就是“ 加法”大概念的核心内涵,这个大概念能统领整数加法、小数加法、分数加法的运算,帮助学生理解运算的意义和结构,这样就避免了教学时将加法仅作为一项技能反复操练。不仅如此,加法的大概念还可以嵌入最大的概念网络中,比如对数学符号系统的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减法、乘法、除法等,可以说大概念是结构化理解知识、实现能力素养发展的“锚点”。 吴禧逸:读完本书后,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传统 的教学通常过于注重内容的传输和应试成绩的提升,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设计则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使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深入理解和运用。 其他老师对此进行充分的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