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读书心得交流(科信组)

作者: 时间:2025-01-07 点击数: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理论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读书心得交流(科信组)


沈志豪:鼓励跨学科合作,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联系。例如,通过一个项目,学生可以同时学习科学、数学和信息技术,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如在线课程、教育平台和应用程序,以及开放教育资源(OER),这些资源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和工具。鼓励学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索和创造。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编程软件来设计自己的实验,或者使用数字艺术工具来创作艺术作品。

卢俊芳:科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基于学生的前概念,通过教学活动逐步构建和修正。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从具体到抽象,逐步形成科学概念。同时,科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例如,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孙帆:在小学阶段,利用认知冲突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或生活常识之间的不一致或矛盾,而产生的思维上的冲突和困惑。这种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促使他们主动寻求解决方案。通过营造认知冲突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巩固和拓展学生的认知以及注意相关事项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唐佳倩:对于小学生而言,提高学习的高阶思维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如果能够确保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有效的培养,那么他们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和理解能力会得到提高。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可以从科学问题入手,利用科学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鼓励他们利用思维创作针对性的实验,从而在自主思考的实验过程中解决科学问题,培养和发展高阶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思考,指导学生衔接以往学习的科学知识,展开分析、评价和创新,那么,学生的思维活动会变得更加高效,学会在科学课堂的学习中动脑思考,为发展高阶思维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基础上,只有重视学生在实验中的思维创新和思维评价分析,学生才会认识到思维转动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做到在今后的科学课堂中保持高效思维的学习,为培养高阶思维提供学习动力。

顾静: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融合信息科技课程不同学段的模块内容,映射信息科技概念,通过真实的实践活动展开。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立足本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涵盖真实情境中跨学科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引导学生思考并理解现在与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加强学生对科技伦理、自主可控技术、原始创新以及国家安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倡导学生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物化学习产品与学习结果。

孙明园小学科学教育重视证据意识、逻辑推理等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这包括提出主张的能力、获取证据的能力、推理证明主张的能力以及合理质疑的能力。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教师需要构建科学论证框架,为学生搭建科学论证的思维支架,并利用学生活动手册等工具,确保科学论证活动贯穿课堂始终。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多种策略,如直观呈现信息和建立论点联系,来提升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自己知识经验的建构过程。在小学生科学概念圈的维护和发展过程中,科学思维和积极心理参与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小学生的前概念顺利转变为科学概念,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小学生科学论证的心理机制,并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联想对比和实验推导,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科学概念‌。小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构建科学论证框架、使用学生活动手册等工具,以及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