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体作业设计行与思
双减政策对于学生作业时长及作业设计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双减的要求,学生作业一定要发挥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作业的设计也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同时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重复性的作业。可以说双减政策之下,我们的教学要提质增效,作业设计就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如何转化为学生的学,以学为核心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检验的关键就在于作业的设计。所以说作业设计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依据。今天我主要讲七个我感受到的比较有特点的地方。
第一,是依托学习目标确定作业目标。作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助学,也是为了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学习目标进行完善。加强作业的目标是为学习目标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分析文本,了解单元要素,明确单元的学习目标,并根据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来确定我们单元的作业目标。所以我们一定要紧扣教材,因为教材是进行作业设计的重要的依据。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依托教材的单元语文要素、课文编排,课后习题等助学系统,本着教学评一致的思想可以确定作业设计的目标。
第二,是依据学情设计分层作业。过去的作业多注重集体性的练习,全班的作业都一样,每个孩子的作业并没有什么不同,属于千人一面,千人一律,然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学习能力也不一样,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不同。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所以班级整体统一的作业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有的孩子吃不饱,有的孩子吃不了。那么根据教育部印发的这个作业管理的通知当中,鼓励要进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因此作业设计必须要倡导分层作业。分层作业体现是以学生为本,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核心,也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分层作业能让优秀的学生学得更好,能让学习不足的学生学得更实。在分层作业中可以设计基础性的作业和发展性的作业,当然还有提升性的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程度的作业。对于发展性作业和提升性的作业,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因为这个可能相较于基础性的作业,它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程度有差异的孩子,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要求,给他们自主选择的空间。
第三、依据学习时长设计长短程作业。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有一个慢慢积累,循序渐进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时长,既布置一些短程作业即时可以完成的作业,起到巩固强化的作用。也可以布置一些长程作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起到不断强化、不断提升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单元的语文要素的学习,这是一个单元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可能通过一篇课文的学习,一项作业的安排就将语文要素完全学会。因此也可以设计长程作业,有利干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深度学习,探究性学习,是使学生的学习走向高阶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第四,是依托生活设计实践体验性作业。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所以语文学习的根本还是要服务于生活。因此依托生活设计实践性的作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的规律,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作业,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也能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引领学生从理解运用走向分折评价,实现语文的深度学习。同时依托生活开展实践性作业,还能够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趣味性。
第五,是依据思维发展规律,设计启发性的作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语文教学应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唯有具备思维能力,一个人才能真正具备语文素养。机械性的作业最大的问题就是重复性的劳动。那么具有启发性的这个作业才能够调动思维,才能够让学生真正的去思考。思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极为重要。
第六,依据不同的方式设计作业评价。课标提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突出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双减之后的作业设计在评价的主体上可以更加多元。那么教师、学生、家长同伴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方式也可以多元化,可以是主题评价,也可以是按课文评价,还可以是单元评价,可以人为评价,也可以电子软件评价,依靠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使作业的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第七,立足人的生长这个根本设计作业。我们设计基础性作业把课后习题作为保底任务,侧重于对学生课堂所学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进行训练。我们设计启发性作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我们设计实践性作业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培养人,发展人。所以无论我们设计什么样的作业形式,切不可以为了形式而形式,为了设计而设计,为了特色而特色。眼中有人,心中才有法。那么作业设计也是立德树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