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读后感——潘焱

作者: 时间:2024-01-09 点击数: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读后感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课堂教学的开展离不开学生得到配合,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的进行更离不课堂管理,所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管理好学生是一门大学问。那么如何管理呢?以下是我阅读《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一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时间总结的几个方面。

一、抓纪律

由于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不能够严格地遵守课堂纪律。时不时的会乱发言,摆弄铅笔转着玩的,叽叽喳喳小声说话的,学生这些不良习惯,必然打断教师的上课思路,也就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上课时必须要严格课堂纪律,规范学生听课的坐姿、语言等,培养学生良好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绝不能置之不理。上课前都有明确的上课要求。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在这节课上纪律方面的要求,要让学生知道,课堂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且要尽量把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存在的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做以要求,那么他们就知道如果自己这样做了的话是要受到批评的,必要时要受到惩罚

此外,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作为教师不要希望一次的提醒就能够让学生改善课堂听课习惯,教师应做好心理准备,带着充足的耐心,不断地提醒孩子们才能逐渐改善听课习惯。

二、多提醒,多表扬

可以是眼神的提示,可以是语言的提示,可以是类似抚摸等动作的提示,总之,老师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提醒。因为这样的孩子通常是管不住自己,即所谓自制力差。

采取争星比星活动,表现好的同学印小章、贴纸、福地卡等。上课时守纪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按时交,作业完成质量高,考试成绩突出,进步大的同学需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表扬可以在班级中或者班队课上集体表扬,鼓励学生表现好的地方,正面引领孩子们,用更积极的方式引导,有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上课时培养他们勤思考、好思辩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备课设计问题注意层次,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多问学生“为什么”,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的创意回答。

此外,发挥情感因素的激励感染作用,增强课堂管理中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交流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尤其是后进生,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使他们经常享受成功的感觉,从而更加信任老师,“亲其师,信其道”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

四、强化课堂管理要在教法上下工夫。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来钻研教材和教法,特别是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需要,采取让学生喜爱的教学法,教师还需要在自身的语言修养上下工夫,多一点幽默,因为学生的有效注意力是很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的变换方式方法,来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让学生便于接受,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