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2月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作者: 时间:2024-01-09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江苏省规划课题

立项编号

D/2021/02/766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小会议室

时间

231227

研究主题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尝试将劳动与美术学科融合起来。


所要解决问题

如何在劳动课中挖掘美术元素,将劳动融通美术学科,做到以美育人,以劳育人。


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1. 首先由执教老师进行说课:潘焱老师从本课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主题、设计意图和课堂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说课;

2. 课题组成员首先进行了观课;接着,根据潘焱老师的说课提出了意见;

3. 潘焱老师进行了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学科融通的一些优点:学科融通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对劳动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能激发他们探索劳动的兴趣。学科融通能将知识系统化,更能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本节课以日历为载体,将年级的美术知识、数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工具使用进行了整合,让活动更富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学科融通能够使他们的疑问和思维都得以持续。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会努力地去解释周围的事物,这其中就显现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只不过就是他们的经历不够丰富,体验不够深入,自然他们探究也就是凌乱的。学科融通可以让这种探究得到进一步持续发展,以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深度、广度和持久性的目的。

学科融通实施过程中的不足:由于受到小学美术教材的限制,课题取材相对比较难,要使学科融通更加有效,更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前期的对教材的重组和学生的学情分析要更深入研究。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学科融通需要教师不仅要成为自己领域的行家,而且要成为其他学科的杂家,这样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富有趣味性、创造性的学科融通。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于我而言,还是有些差距的。

通过此次课题课,让我发现了很多自身的不足,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让我的教学充满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和趣味性。


1788B

 






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劳动教育如影随形、贯穿始终,在美术课程中融入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将美术知识与劳动教育相融通,挖掘美术课程中的劳动元素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在劳动教育中发现美,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创造力。以探究式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劳动与美的关系:劳动创造美,劳动改变生活,让生活更美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将劳动教育融通于美术课程中,唤醒学生的劳动热情,鼓励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劳动之美,传承劳动之行,塑造劳动之德。

物化成果

课例:《台历的设计》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