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 课题研究记录表

作者: 时间:2024-05-31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融通:新时代以劳育人的校本化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

省规划

立项课题

立项编号

D/2021/02/766

出席对象

全体课题组成员

地点

未来教室

时间

2024.5.27

研究主题

新时代以劳育人的学科融通的策略研究

所要解决问题

1.劳动能力的进阶

2.劳动与学科融通教学中提升学生劳动能力、思维能力问题

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行动研究







过程:

一、融通:劳动教育与学科知识整合实施主题内容的确定

1.跨学科现状分析

劳动课程跨学科融通实践中目前存在的误区: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没有深入思考劳动课程与学科之间的关系。

多学科融通不能简单拼凑在一起,要建设各学科素养的整合体。

2.具体施教内容确定

劳动课程与学科融通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教育实践过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教材运用、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整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对称剪纸》这一课,利用剪纸这一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从剪纸中发现学科奥秘;引导学生在学习剪纸,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美术对称原理,利用学科知识让劳动作品更美观;引导学生在创作作品,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呈现“劳动能力的进阶”“学科知识的融通”,让自己的劳动作品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寓意,更有意蕴,提升审美能力。

《对称剪纸》这一课,借助学科融通,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还能够与多个学科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的教育目标。学生在剪纸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能激发研究学科知识的兴趣,还能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更能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把操作经验转化为思维经验。学生能根据自己总结的规律,将其应用于创造性的劳动,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增强动手能力,同时提升思维的抽象水平,实践促成长,在跨学科实践中实现“以劳育人”。

二、小学劳动课程的跨学科融通教学策略研究实践

1.明确课堂目标,以劳动课程为基础推进五育并举

对劳动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重点思考应在劳动课程中培养学生哪方面的素养,重点分析应融入什么学科的知识。以“剪纸”为主题的劳动课程为例,剪纸是我国的传统习俗,蕴含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及传统文化。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剪纸的技能,还需要理解蕴含其中的知识和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此,教师将教学目标定为三个内容:一是通过观察、设计掌握对称剪纸中数学、美术等学科知识;二是通过亲手操作,掌握剪纸的基本技能;三是使学生通过感知剪纸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了解艺术内涵,提升审美能力。

2.创设人文情境,以德育为先导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学生对生硬的劳动理论知识缺乏兴趣,而相对感性的内容比较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人文情境,以德育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比如,“活动一 创设情境,导入活动主题 ”环节,播放AI福地小福娃唱童谣视频;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儿童节给双凤福利院的孩子们送礼物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劳动传递爱心,表达关怀,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品质。

3.引入数学知识,以智育为动力发挥劳育价值

数学在小学劳动课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借助数学知识来提升劳动效果,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使其更愿意参加劳动实践。

比如:剪纸一课,“活动二  课前导学,初探独立纹样”,就是学生通过观察、设计、制作,引导学生复习数学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知识,链接融通劳动与数学两门学科,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设计,思考如何将作品剪得更加美观,发展了思维,也提升了审美能力。这样就把劳动教育将智育和劳育结合起来,将智育作为开展劳动教育的动力之一,能促进学生智力与劳动能力的综合提升。

4.融入美学欣赏,以美育为灵魂提升劳育效果

生活中的美大多是通过劳动创造的。部分学生劳动成果不理想的一个表现是他们在劳动中对美的要求比较低。五育融通背景下,教师应提升美育与劳动教育的融通,将美术学科的知识融入劳动教育中,能使学生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提升劳动效果。比如,“活动二、活动三 、活动四、活动五”环节;“从独立纹样——镂空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合作设计纹样”,引入美术学科的“纹样”知识,从低阶到高阶,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设计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在进阶,学生的审美能力也逐步提高,最终提升了劳动效果,实现学生审美素质与劳动素质的共同提升。

5.树立健康理念,以健康为目的推进劳体并行开展

五育融合背景下,教师应着眼于劳育与体育的共同点,推进两者的融通开展,帮助学生养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习惯。

三、课题组反思总结:形成新时代以劳育人的学科融通相关课例及相对应策略。

思考:

劳动课程跨学科融通要深入思考学科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要建立各学科素养的整合体。

   深入研究各学科知识在劳动课程中的体现与融合,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在原有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搭建与劳动教育相关联的新知识框架;与此同时,通过劳动课程整合和归纳跨学科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培养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思维与宏观认识。

新时代以劳育人的学科融通策略

1.融合及运用语文学科中的“特征提炼”策略:《剪窗花》童谣剪纸定义剪纸。

2.融合及运用数学学科中的“概念迁移”和“变式建模”策略: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对折轴对称画图轴对称剪纸对称剪纸二方连续二方连续剪纸。

3.融合及运用美术学科中的“意象表现”和“创意实践”策略:镂空纹样精美寓意拓展镂空剪纸;纹样组合组合寓意主题剪纸。

物化成果

课例:“与学科相融劳动教育课例——对称剪纸,搭设学科支架。

新时代以劳育人的学科融通策略:“特征提炼”策略、“概念迁移”策略、“意象表现”策略、“变式建模”策略、“创意实践”策略等。


太仓市双凤中心小学版权所有